• 哈尔滨市大数据中心
  • 发布日期: 2022- 06- 16 18∶31
  • 字号:[ ]

  目 录  


一、哈尔滨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打造“一区、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两样板”

二、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将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大规模算力

三、哈尔滨平房区闯数字经济蓝海 逐产业革命浪潮

四、哈尔滨新区发挥“五区叠加”政策优势 持续发力数字经济

五、数据立法提速 数据产业将迎来高速增长

六、邬贺铨:“腾云驾物” 融智赋能 5G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 要 内 容   


一、哈尔滨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打造“一区、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两样板”

哈尔滨市在6月15日“促进四大经济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打造全省数字经济跨越发展核心区、东北数字经济生态建设样板、中国北方数据中心、北方数字科技创新转化高地、国家粮仓数字化转型样板、东北亚数字经济开放枢纽城市的“一区、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两样板”的发展方向。到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将达到13%的发展目标。



哈尔滨市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厚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获批并开工建设,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获得国家批复;宽带城域网至骨干网出口带宽达到2400G,城镇光纤实现全覆盖;4G入口覆盖率98%、行政村覆盖率97%,5G基站建成1.4万个,实现市区和县城城区基本连片覆盖。截至2021年,哈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8%,约428亿元。哈市数字经济领域规上企业202家,其中主营收入五十亿级企业4家,十亿级企业9家。哈市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近日,哈市先后印发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4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作用将充分发挥,优势数字产业引领带动与示范辐射作用初见成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迈出重大步伐,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基本形成。《实施方案》还提出了未来三年哈市将重点实施的四方面21项重大任务,概括起来就是“四个重点、四个着力”。全市将重点推进高速智能信息网络等“5大数字新基建”,重点发展半导体关联产业等“10大数字新产业”,重点深化以数字技术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等“3大产业数字化新融合”,重点实施打造北方新型智慧城市标杆等“3大数字化政府新举措”,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

《若干政策》提出了六方面10条政策。其中包括对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研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给予支持;对建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企业多元化融资、举办数字经济大型展会活动给予支持;对土地、电力、人才引培等方面给予支持。

(来源:冰城+客户端

二、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将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大规模算力

在全面落实“七大都市”战略,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之都”,抢抓数字经济新蓝海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市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数字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其中,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将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大规模算力。

在推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哈尔滨市5G基站数量已经达到1.4万余个,到今年底5G基站的数量将达到2万个,基本实现了市、区(县)以及乡镇的全面覆盖。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哈尔滨市数据中心机架装配总量达到5万余架,服务器24万余台,可满足全省的云存储需求。哈尔滨先进计算中心将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大规模算力。2021年哈尔滨获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工程,今年建成后,将对满足社会信息服务需求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哈尔滨市龙哈工业云平台已拥有2030家企业用户,今年底力争到达5000家企业上云用云;在数字化转型应用方面,哈尔滨市共有70个车间获得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称号,占全省的40%。有2个智能工厂列入黑龙江省重点培育库名单。今年力争达到10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数量。

下一步,从培育哈尔滨市数字核心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市工信局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政策落地。全面落实好省市有关数字经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调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二是推广产业数字化活动。年内,将组织实施100个数字经济项目建设,推广百户以上企业应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深入百户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鼓励和推广一批示范项目,来带动数字核心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融合哈尔滨市在数字产业领域和科研院所的潜力与优势,加大数字经济招商力度,培育发展半导体、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数字核心产业,推动哈尔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冰城+客户端)

三、哈尔滨平房区闯数字经济蓝海逐产业革命浪潮

哈尔滨平房区(哈经开区)自2010年启动“中国云谷”建设以来,深耕数字经济12载,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平房有大有可为的基础。用6个关键词来介绍,就是“网强、云好、能存、会算,平台优、场景全”。网强,平房有100平方公里的万兆光纤环网,5G基站全域覆盖。云好,国字号三大运营商云聚平房,华为云、阿里云、龙哈工业云,曙光云、国裕云、360安全云,云产业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五,东北第一。能存,平房有标准机架近6万架,占全省四分之三,在建机架数量全国排名前10,120余家企业落地IDC业务。会算,东北唯一一个超算中心“硅立方”已为中科曙光、气象环保、冬奥冰壶提供服务,算力供不应求,正在筹建二期。平台优,平房拥有东北地区首个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货车达200万辆,黑龙江新媒体产业园获评全省唯一大型电子商务园区,哈尔滨数字经济产业园集聚了BAT、太极云软、星云生物等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场景全,早在2018年,平房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覆盖率已达97.6%。全市智慧社区100个试点,平房区43个社区全部入围。华为总部派队总结平房政务云应用模式,今年9月份将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全国推广。

平房有必有可为的产业。平房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9.2%,数字经济企业门类覆盖率81.3%;区内有国家级产业基地17个,其中数字经济14个;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3户,占全市的54%;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全省共4户,其中3户在平房区;高新企业417户,占全市四分之一;数字化车间24个,占全市的35%,平房区全域形成了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条发展态势。

平房有必须为之的责任。平房区(哈经开区)落实我省“六个龙江”建设战略,我市“七大都市”建设目标,锚定打造龙江数字经济支撑区,哈尔滨“先进制造之都”核心区、“创新引领之都”示范区的定位,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强引擎这条主线,一手抓优营商环境,一手抓强能力作风,以规划,计划加清单的方式,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在四件事上,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是瞄准产业。继续紧盯头部,加快推进360安全城市大脑总部、阿里云东北节点、联想现代服务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开工、达产、升规。二是瞄准人才。扎实推进国家高性能计算研究中心哈尔滨分中心、智能产业研发应用中心、哈尔滨大数据研究院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建设,做实双招双引,让产业吸引人才来,人才带着成果来。三是瞄准园区。每年财政投资1000万,与深圳标准化研究院合作成立NPO组织,推进园区市场化改革、标准化运营,放大园区承载功能和聚集效应,打造全国样板。四是瞄准政策。日前,平房区(哈经开区)获批自贸区协同发展先导区,释放政策红利的能力优势将叠加彰显,保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优营商环境,聚产业生态,让惠企政策直达企业。

(来源:冰城+客户端

四、哈尔滨新区发挥“五区叠加”政策优势持续发力数字经济

围绕落实省、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哈尔滨新区将把数字经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五区叠加”的政策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和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提升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搭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政府企事业单位“上云”、培育融合发展的数字化新业态、强化载体支撑和要素保障,构建以深哈产业园为核心、以特色园区楼宇为支撑的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加快建设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产业聚集区、应用先导区和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力争数字经济规模占新区GDP的50%以上。



推进数字产业化升级。立足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元器件、软硬件服务三大发展定位,制定产业链和产品图谱,精准引进和大力培育行业头部企业和配套企业。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强化政府引导,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数字服务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以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为重点的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水平。

强化数字化治理能力。深度运用数字技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全流程、全业务、无纸化网上商事登记模式。在重点民生领域加快实现信息数字化和流程数字化。发挥政务信息化对规范市场、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支撑作用。建立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体系。

申建中俄数字经济示范区。依托哈尔滨新区对俄合作发展定位和自贸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载体优势,打造数字贸易合作基地。着力培育数字服务、数字离岸外包、数字物流、数字金融等特色数字产业。

(来源:冰城+客户端

五、数据立法提速数据产业将迎来高速增长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并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到,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数据产业初具规模数据立法日益完善

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21年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大数据产业链初步形成。

随着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重要数据发展战略陆续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建立数据要素资源体系,以数据治理为突破提升数据质量,以数据开发利用为抓手激活数据要素,以立法规范为重点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完善与我国发展实际相吻合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为推动数据的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我国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也密集发布,《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先后出台,共同构筑了数据安全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堡垒”,《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规也陆续发布,金融、工信等行业陆续发布数据监管规定,我国已初步搭建起数据立法框架。

各地同时加快数据立法步伐,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十余个省(区、市)出台了数据相关条例,条例的出台有助于促进数字要素的开发利用,激活数据要素的价值,保障数据安全和规范流通。这些陆续出台的地方条例各具特色,比如《上海市数据条例》以保护促利用的立法主线,聚焦数据权益保障、数据流通利用、数据安全管理三大环节;《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重点围绕“公共数据”,建立以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组织保障、网络安全体系为支撑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辽宁省大数据发展条例》从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突出工业大数据特色、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底座、全面保障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

数据产业将加速壮大数据安全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数据立法的加速推进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地方大数据管理机构、数据交易所先后建立,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标准制度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根据《“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采好数据、管好数据、用好数据是大数据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要加强部门联动、部省协同,加快数据确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等基础制度规范建设,探索多种数据交易模式。地方在发布的数据相关条例中也明确了产业支持重点,如上海市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数字认证体系、电子证照等的跨区域互认互通,推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流通技术的利用。天津市规定,设立大数据发展应用专项资金,为社会提供大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海南省提出,深入开展大数据领域金融、人才、科研、技术、市场等方面制度创新,促进大数据产业高效健康发展。山西省提出,支持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培育大数据产业新技术和新业态。随着这些规定的落地实施,数据产业的发展红利将加速释放,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伴随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数据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被泄露、篡改和滥用等风险,给个人、组织、社会甚至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在数据安全相关立法的推动下,数据安全市场需求将迎来高速增长,数据安全产品和相关服务将不断完善,市场空白将得到填补。

(来源:人民邮电报)

六、邬贺铨:“腾云驾物”融智赋能5G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科技创新的典范,也是高科技造福人民的代表性行业。从1G到5G,中国从跟跑到突破和并跑,并进入引领行列,中国已发展成为移动通信用户大国、制造大国和应用大国。



邬贺铨认为,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既得益于我国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坚持改革开放,使得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面对国外企业竞争时,从竞争中学会竞争;坚持创新驱动,中国企业依靠贴近用户发挥产业链合作优势,以应用引导网络、以系统带设备、以基站带终端、以终端带芯片,走出了一条产业链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邬贺铨指出,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发展方面还将进一步开发新业态和新应用,发挥5G的新基建、新要素和新动能引擎作用,并与产业技术深度融合,“腾云驾物”、融智赋能,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6G的技术研究做好前期准备。

(来源:新华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