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录 一、哈尔滨冰雪景点VR游览体验平台上线 二、“龙哈产业云”入选全国城市数字治理创新案例 三、2022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榜单揭晓黑龙江多家企业上榜 四、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成功召开 五、梅宏:数据要素化迈出关键一步 主要内容 一、哈尔滨冰雪景点VR游览体验平台上线 2023年,是哈尔滨冰雪文化发展的第60年。在第3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即将开幕之际,为弘扬冰雪文化,向全网进一步展示哈尔滨国际冰雪旅游名城的魅力,由“冰城+”客户端、哈尔滨新闻网打造的哈尔滨冰雪景点VR游览体验平台于1月4日正式上线。 冰城+客户端、哈尔滨新闻网以“冰雪60年,‘冰城+’带您游玩冰雪”为主题,历时一个月,拍摄近万幅图片,通过3D建模、720云景VR等技术支撑,生动展现哈尔滨冰雪旅游的100个VR场景。该平台对第49届冰灯艺术游园会、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第35届中国·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第5届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中央大街以及群力音乐公园大雪人等标志性景点进行数字化复刻,打造永不闭园的线上冰雪乐园,让网民通过新颖的形式,足不出户尽情赏冰玩雪,感受“冰雪之冠上的明珠”的传奇与魅力。 从1963年的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开始,哈尔滨冰雪文化发展至今已整整60年。哈尔滨冰雪景点VR游览体验平台的上线,将更加立体地展现哈尔滨大美冰雪风光和冰雪文化魅力,推动冰雪旅游文化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助力打造“冰雪文化之都”。 哈尔滨冰雪景点VR游览体验平台正式上线后,广大网民可登录“冰城+”客户端、哈尔滨新闻网,在首页、首屏显著位置点击进入“游览”。 (来源:哈尔滨日报) 二、“龙哈产业云”入选全国城市数字治理创新案例 日前,清华大学在北京发布了《“数字治理·智慧赋能”全国城市数字治理创新案例(2022年)》。此次创新案例评选以“数智治理、智能赋能”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案例,经过材料初审、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三个阶段,“哈尔滨产业大脑—龙哈产业云”、“首都信息接诉即办一体化数智化平台”等32个案例入选全国城市数字治理创新案例。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这次评选出的案例代表着当前我国数字技术驱动城市治理的前沿实践,可对我国城市数字治理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龙哈产业云是在中国信通院产融通平台、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黑龙江省范式智能技术有公司研发建设的产业云平台。产业云平台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数字政府建设为主攻方向,坚持精准服务与监测调度相结合,以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为切入点,采用由上至下的分析方法,在宏观上把握好政策规划方向,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区域重要经济指标走势;在中观层面进行产业与产业链分析,在微观上实现“一企一画像”,从产业结构、产业速度、产业分布、产业环境、产业科创能力、产业景气度等维度,进行产业全景分析,实现了一链一画像、一产多榜单,一企一画像、一企多评价,探索形成了以“技术+业务+数据”核心业务体系为重点,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构建服务于政府决策和支持产业规划建设管理核心业务的“智慧大脑”体系。 目前产业云平台相关成果已在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的经济运行监测、重点产业链招商、产业链招商图谱研究、区县产业振兴研究等领域进行了成功应用。 (来源:冰城+客户端) 三、2022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榜单揭晓黑龙江多家企业上榜 近日,“2022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获奖榜单揭晓,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黑龙江省多家企业榜上有名,展示出全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工作中的“龙江典范”。 “2022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锦囊专家、首席数字官联合全国20多家CIO组织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累计参评企业超过2300家,涉及3600余个项目50个领域。 在公布的“2022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获奖榜单中,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一体化管控平台”、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珍宝岛药业·SAP业财一体化项目”获评“年度数字化运营典范案例”;哈尔滨宝丰集团“宝丰医药医保异地结算”获评“年度数字化创新典范案例”;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九三集团‘数据中台’建设”获评“年度国有企业数字化典范案例”;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种实验室全流程管理平台”获评“年度数字农业创新解决方案”,也是此次评选中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案例。 同时,此次还评选出“年度数字化贡献人物奖”20人,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管理中心数字化首席工程师柏宁、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主任张伟荣荣登获奖榜单。 (来源:黑龙江日报) 四、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成功召开 1月4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指导,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TC601)主办的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在线上召开。本次大会以“破局•革新•共治”为主题,共设7大亮点环节,当日吸引上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观看。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指出,协会持续推动开展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健全产业标准化体系。发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TC601)平台优势,深化重点领域研究,激发产业创新合力,吸引超230家成员单位,产出《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等一系列成果,助推大数据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下一步将加快数据资产流通、数据价值评估、数据交易等关键技术研究,深化跨界交流合作,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秘书长高素梅强调,目前我国数据管理的水平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数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仍然影响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培育与开拓。下一步要全面深入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贯标评估工作,积极推动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加快促进数据应用价值的延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近日,国家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是我国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信通院持续深耕数据要素理论研究、鼎力支撑数据管理行业发展、潜心研究数据要素关键技术,下一步也将继续与业界伙伴紧密携手,潜心钻研、集智攻关,为我国数据要素基础制度落地、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智力支持。 会上发布了《大数据白皮书(2022)》《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6.0版本)》《数据治理产业图谱1.0》、数据中台能力成熟度模型框架、DataOps系列标准、“可信大数据&可信数据库”评估评测观察等重磅研究成果,积极促进大数据、数据资产管理相关理论在行业中落地实践,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来源:央广网) 五、梅宏:数据要素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数据要素化迈出的关键、坚实一步,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当前,数据要素化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尚处探索阶段。一方面,数据相比传统的生产要素,具有独有的特征,如获得的非竞争性、使用的非排他性(或非独占性)、价值的非耗竭性、源头的非稀缺性等。由于这些特殊性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涉及产权、流通、共享、定价、使用、获益、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不仅存在制度障碍,还缺少有效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数据要素化是将数据确立为重要生产要素,并通过各类手段让其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又可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一是资源化,即认识数据的资源属性,这是数据价值释放的前提。二是资产化,即在法律上确立数据的资产属性,这是要素价值得以保障的根本。三是资本化,即实现数据的资本属性,这是要素价值得以释放并创造新价值的途径。当前,数据的流通共享障碍重重,数据的定价和收益分配无章可循,数据平台的虹吸效应、垄断行为带来税收侵蚀、收益失序等问题,有碍于数字经济生态的形成。显然,数据要素化不能因循既有制度体系,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探索。 《意见》从数据基础制度构建视角,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为重点,给出了及时的、关键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涉及数据产权的结构性分置制度,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信息数据的确权授权机制,以及数据要素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等;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涉及数据的全流程合规和监管规则体系,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数据安全合规有序的跨境流动机制等;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包括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和政府对数据要素收益分配的引导调节作用;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涉及政府的数据治理机制,企业的数据治理责任,以及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等。《意见》从多个层次、多个维度给出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路径机制,综合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安全保障、制度优势下的顶层规划和市场机制的配置调节、顶层框架基本规范和足够的创新探索空间等,为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有序流通与公平竞争,建设统一有序开放的数据要素市场,构建安全发展共生繁荣的数字经济生态打下了良好基础。 《意见》具有三个重要特色:凸显了发展导向。《意见》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基调,以“坚持共享共用、释放价值红利”“强化优质供给、促进合规流通”“深化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原则,明确了促进发展的鲜明主导向。在流通交易方面,强调“在使用中流通、场内场外相结合”“有序发展跨境流通和交易”,探索“公共数据有偿使用政府指导定价”和“企业、个人数据市场自主定价”结合的价格机制。在收益分配方面,明确要“扩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和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渠道,完善数据要素收益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有利于在保障基本权益前提下,鼓励发挥各参与方积极性,并尽可能最大化各参与方收益。有利于可操作性。《意见》虽然定位于宏观指导,但是在不少方面已具备实际可操作性。数据产权的结构性分置框架和不同类别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个人授权前提下的数据采集、持有、托管和使用,数据交易场所的构建规范等。留足了创新空间。《意见》给出了数据基础制度的顶层框架设计,同时,对一些当前未决问题也留下了进一步创新探索的空间,此外,《意见》也明确要“积极鼓励试验探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鼓励支持先行先试,引导推动技术和产业应用创新,并建立创新容错机制。 总体看,《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促进数据要素化的相关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发出了动员令。后续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行业联盟、企事业机构等在《意见》给出的指导和框架下,加大实践、创新和探索,为制度的建立健全添砖加瓦、贡献智慧、经验乃至教训。制度体系构建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更需要留足创新探索空间。 (来源:经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