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大数据中心
  • 发布日期: 2024- 04- 23 14∶39
  • 字号:[ ]

目录


一、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二、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工作会在京召开

三、《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关注6G、人工智能

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全部行政区域

五、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


主要内容



一、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4月1日,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图片

郑栅洁指出,2023年以来,国家数据局认真履行职责,形成了推进国家数据工作的总体思路,谋划实施一批重点任务,搭建起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数字经济的初步框架,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刘烈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数据发展和安全的关心关怀和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准确把握数据工作总体思路,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条主线,切实履行统筹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工作职责,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

会议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数据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作为,高起点谋划数据工作,2023年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一是党对数据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数据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二是数据工作体系初步成型。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高效推进机构筹建,国家数据局于去年10月25日正式挂牌,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数据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三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破局。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扎实开展数据资源调查。四是统筹数字化发展力度稳步增强。开展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情况评估,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五是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持续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制定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布局研究。六是数据领域开放合作进一步拓展。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数字经济高级别论坛,与14个国家共同发布《“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多双边国际合作。

会议指出,2024年数据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条主线”,统筹“三个建设”,着力健全基础制度、释放要素潜能、加快转型赋能、促进科技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安全保障、推进国际合作、抓好试点试验,更好发挥数字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驱动引领作用,奋力开创国家数据工作新局面。一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建立健全数据产权制度,制定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和交易的政策,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健全数据流通利用安全治理机制。二要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发挥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示范效应,持续探索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开发利用新路径,全力推动“数据要素×”行动,着力繁荣数据开发利用生态。三要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四要促进数据科技创新发展。围绕技术发展加快产业布局,形成数据科技与数据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五要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和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放大效应。六要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始终紧绷数据安全这根弦,提升数据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七要提升数据领域国际合作水平。统筹做好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完善国际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持续优化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八要发挥试点试验的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支持更多地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来源:国家数据局)


二、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工作会在京召开

近日,全国经济信息系统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围绕决策支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化数字化前沿研究等业务领域和系统合作方向深入开展交流。


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强作主旨发言。一是回顾了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二是分析了近年来系统发展变化,认为近五年是系统顺应信息化发展大势、迎来大发展的五年,决策支持服务实现传承创新,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深化应用,信息化数字化前沿业务实现快速成长,一批新兴业务加快布局,系统合作取得新的成果。三是从经济发展面临复杂形势、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数字政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三个方面,分析研判了当前系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徐强同志提出未来系统发展合作的五大方向:一是共同提升决策支持服务,进一步强化智库品牌。围绕经济形势分析推进模型方法创新和信息共享,围绕“十五五”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联合开展研究,围绕政务信息报送工作开展合作。二是共同深化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支撑数字政务。共同推动“智慧发改”建设,深化重大平台应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三是共同推进政务外网发展,进一步凸显平台优势。共同打造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深化政务外网平台应用,强化政务外网安全保障。四是共同开拓新兴业务领域,进一步巩固发展态势。协同推动算力网建设,合作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信息化前沿领域研究。五是共同推进业务合作交流,进一步凝聚系统合力。建立常态化的业务交流机制和系统化的培训机制,联合打造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平台。

会上,浙江、福建、江西、广西、重庆、甘肃等经济信息系统相关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分享了建设一流数据服务机构、打造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智力支撑、建设有影响力的数字社会研究智库,以及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研判力、共享性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分享了以建设特色新型智库为抓手服务决策施政、积极融入服务发展改革工作、发挥优势支撑数字福建建设三方面的特色业务。江西省信息中心分享了支撑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体现出集约化、共享化、人性化、协同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特色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分享了构建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升级新基建、筑牢数字底座,聚焦新服务、做强核心能力,支撑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四方面的工作成绩。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分享了经济监测预测、专题研究任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信息化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分享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等方面积累的工作经验,展示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数西算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工作成绩。

会上,参会同志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各小组进行了汇报发言。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此次系统会是数字中国建设新形势下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增强发展信心、凝聚系统合力、推动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大家对主旨发言提出的五大合作方向高度认同并形成广泛共识,认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系统相关单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共同基因和坚实合作基础。当前,系统各单位的核心定位、业务根基没有变,系统各中心职能定位和业务板块高度相近,应进一步加强工作联系,携手并肩共同推动深化合作。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决策支持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化数字化前沿研究三大业务主线,持续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启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合作共赢新篇章。

国家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周民作总结发言,认为本次系统会深刻分析系统变化,凝聚了系统共识;加强了双向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认清了发展形势,有助于推动发展加深合作。建议从三方面加强共识、筑牢合作基础:一是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二是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趋势,推动业务发展和融合创新;三是充分发挥各单位特点和系统优势,完善合作交流、互促共进的机制。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相关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近140余人参加会议。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三、《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关注6G、人工智能

日前,工信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使标准化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行动计划》从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提升现代化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推进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发展、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及组织实施八个方面着手制定,其中多项涉及6G、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强化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领域加快研制一批重要技术标准;开展6G、IPv6、区块链、分布式数字身份分发等核心标准研究;强化下一代互联网、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标准化预研究等。

在提升现代化产业标准化水平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深化智能制造等标准应用试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适度超前研制相关标准;聚焦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优势,聚焦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加快标准研制,释放新型基础设施效能等。

在推进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发展方面,《行动计划》提到,要开展网络安全应急能力评估、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网络身份认证基础设施等标准研制,推动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国家标准验证点,提升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效能。

(来源:人民邮电报)


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全部行政区域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是我国重大信息化工程,为数字化条件下提升行政效能、改进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平台支撑。目前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成为各级政务部门重要公共网络通道、服务设施和数据枢纽。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中央、省、市、县四级全部行政区域,连接中央部门及相关机构225家,地方政务部门及相关机构达到51.85万家,乡镇街道接入率达到99.4%以上。全国31个省(区、市)和95%的地市已建设政务云。省级政务云平均计算能力27万核,承载政务应用1000余个。打通公安、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的1000余个数据接口,为1000余个业务系统提供数据调用服务,累计调用140亿次,为各级政务部门开展纵横联动的业务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来源:央视新闻)


五、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

数字政府建设实质是数字化与政府自身建设的深度融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近年来,党中央围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数据孤岛的存在、实体化工作机制不健全、应用场景开发创新不足、上下体制的不顺等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亟待从体制机制层面突破。


第一,不少地方的相关组织架构和推进机制不统一。在实践中,我国不少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相关体制机制还不统一,行政体制改革步伐滞后于数字政府建设进程,在不少方面尚未实现与数字政府建设的有效衔接。例如,在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上,有的由政府办公厅牵头,有的由发改委、大数据局、政务服务局等政府直属机构负责;有的是副厅级单位,有的是内设处室,还有的是事业单位。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置上,有的是省政府直属部门,有的是部门管理的内设机构,还有的是事业单位。各地数字政府建设实施主体不一、推进机制不同、协调力度不等、评价标准不统一,易造成规则的不统一和实施标准的差异。

第二,数据的“隔离墙”有待进一步打通。纵向来看,跨层级数据共享渠道还不够通畅。共享数据受时段、频次等限制,地方尤其是基层服务窗口的数据共享还面临一些现实障碍。横向来看,数据“烟囱”问题较为普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质量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分散化、应用条块化、信息割裂化、服务碎片化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部门在数据管理和使用方面也存在多头采集、衔接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办事效率。

第三,体制机制改革中对数字化特点把握不够深入。数字化发展给社会治理带来若干新特点,对于现行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例如,智能化特征迫切要求建立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扁平化特征体现为结构更加扁平、机构更少、层级更少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基于这一特征开展;融合化特征为各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各个行政主体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在实践中,体制机制建设对于上述特点把握还不够深,改革步伐与高水平数字政府建设的匹配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第四,应用场景开发创新不足、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全国多地和多个部门积极开发应用场景,已形成了一大批典型案例。但是与巨大数据存量“宝藏”和巨量开发需求相比,当前应用场景开发创新的广度、力度和精准度仍然不足,开发应用潜力有待全面深度挖掘。此外,在支持鼓励场景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各地对于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认识不同、准入规则和标准不一,导致部分高质量创新成果难以落地。

第五,实体化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特别是“数据职责”尚待明确。这主要表现为:在上下协同、步调一致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力度;数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间实际工作中面临统筹力度不够、协调难度大、具体工作落实难等现实困境,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相关部门在数据的采集生成、更新维护、互通共享等方面,尚未从职责方面给予清晰界定,造成数据采集和共享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等问题。

第六,适应数字政府建设需要的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一方面,从事数字政府建设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资源不足。不仅数字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相对稀缺,而且相关管理人员综合数字能力也亟待提升,既懂管理又懂数字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一些地方组建了数字政府专业化运营公司,但也面临平台建设运营人员不足、流动性强、高素质人才招聘难等问题,难以很好支撑地方数字政府建设需求。另一方面,数字化人才引进能力不足、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对于缺乏龙头企业吸引、数字化人才收入不高的一些地区,高水平数字人才的引进难度仍然较大。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亟待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统筹谋划、积极推进。

把握特点,从数字技术特征出发深化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准确把握数字技术突出特点,以此为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体制机制改革赋能。在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中,要使数字技术应用与体制机制改革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为新的体制机制构建赋能,推动行政体制由科层型到水平型、由垂直型到扁平化、由金字塔型到网络化转变。在理念观念上,要从数字技术应用工具论,转向数字化时代的数字技术应用系统论;从简单的传统施政方式程序论,转向数字时代的施政方式智能论;从传统的施政主体分散论,转向数字时代的施政主体融合论。简言之,数字政府建设应从简单地优化政府治理流程的机制层面、简单地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的细节层面,深化到从根本上用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流程再造、政府模式再造的体制机制创新层面。

理顺机制,引领推动数字政府协同高效建设。一方面,建立完善有效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实体化工作专班,负责数字政府建设政策制定、分析评估与考核评价等工作,推动解决“数据孤岛”等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明确界定“数据职责”,明确各级各部门数字化建设的主体责任规定,确定各级各部门各岗位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权责,推动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数据先行,破除数据“烟囱”,解决“条块分割”困境。一方面,必须解决部门内部数据碎片化难题,先把本部门的数据整合到统一平台上,夯实部门内外全口径数据治理基础。以破除部门内部业务数据碎片化为切入点,强化标准体系建设,集中汇聚各级各部门公共数据,依据实际需求汇聚社会数据,建立完善省级层面和全国层面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另一方面,大力度破除数据共享瓶颈制约,形成条块协同的数据治理体系。以推动各数据平台系统的协同化、一体化为抓手,大力度推动各级各类平台整合优化,打造全流程、一体化的数据“大平台”“大系统”,进一步强化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实现应联尽联和数据共享。


优化生态,深化应用场景开发创新。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各级各部门大力开发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建立政策、资金等激励机制,全面深化剖析场景开发需求,深挖存量数据资源。另一方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既要明确数据权属,探索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制度,发展数据要素市场,鼓励公共数据持有部门分级、分类开放数据,又要进一步推进数据交易平台发展,持续壮大数据产业生态。


(来源:学习时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