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市大数据中心
  • 发布日期: 2024- 06- 20 15∶22
  • 字号:[ ]


目录


一、哈尔滨市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二、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近日在福州举行

三、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四、国家信息中心启动《城市一张网建设与运营指南》项目助力“一网通城”释放城市数据和算力潜能

五、专家:摸清数据资源底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能



主要内容


哈尔滨市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近日,哈市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哈市将在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事务中心管辖的便民服务窗口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加强业务协同,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全市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到2027年,基本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

在推进政务服务渠道多元化方面,哈市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一门办事”,除场地限制或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情形外,原则上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市级公安(出入境)、人社、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民生相关业务,均需派员进驻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场所实行8小时工作制及午休不关门制度,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持续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银行网站、邮政网点、产业园区、大型商超等场所设置便民服务点。

在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方面,全市各有关单位要强化跨部门业务协同,持续拓展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内容。推进容缺事项承诺办,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对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政务服务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推进异地事项跨域办,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通办”“全城通办”窗口,依托网上办理及EMS邮寄等渠道,提供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服务。同时,开通“跨省通办”服务窗口,探索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

在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方面,在政务服务平台推动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并扩大应用领域,推进线上完税、清税、临时身份证、无犯罪记录、房产信息等证明类材料电子化开具;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与电子证照关联。各区县(市)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哈尔滨注册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年发放率不低于90%,并扩大企业电子印章场景应用。推进政务门牌应用,选取道里区作为试点,为群众提供精准政务服务事前智能门牌引导工具,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通俗化表述和全渠道指引,并逐步向全市推广。

(来源:哈尔滨日报)



二、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近日在福州举行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本次峰会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重点聚焦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以及数字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丁薛祥表示,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正在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千方百计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丁薛祥强调,要牢牢扭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强重大科技攻关,体系化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更大力度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协同建设5G网络与千兆光网,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收益分配机制,促进数据优质供给和高效流通。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合作,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等相关国际规则构建,推动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本次峰会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要包括开幕式、主论坛、13个分论坛和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并设现场体验区,同期举办特色活动和专业工作会议等。峰会开幕式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分论坛包括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源与数字安全、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等15个主题,以及数字产业集群、数字赋能民营经济等4场专业工作会议。其中,“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基础设施分论坛-数据基础设施专场”旨在汇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助力推进数据要素发展和安全,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在此次分论坛上指出,国家数据局将以数据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加快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推动数据场景应用,探索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促进数据科技创新发展,繁荣数据产业生态,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分论坛由国家数据局主办,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充分展现数字经济政策领域的新动向、行业领域的新业态、技术领域的新前沿、学术领域的新进展。刘烈宏局长深刻阐述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律,提出了系统推进、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数据驱动、全域赋能、安全发展等六个推进原则,围绕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创新突破,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推进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指出了方向和举措。“数字政务”分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主办,以“‘人工智能+政务’赋能基层减负”为主题,围绕加强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加快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基层治理、AI+赋能政务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分论坛还发布了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标准化研究报告、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行业生态服务商自律公约。“数据资源与数字安全”分论坛由国家数据局主办,以“供需协同场景驱动数据赋能”为主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出席并致辞。论坛围绕社会关切的重点领域,聚焦如何更好地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经验分享、路径探讨,并对国家数据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部分省市代表交流了地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实践;国家有关部委、相关数据科技和数据应用企业,就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对话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数据资源赋能行业发展。

(来源:新华社、国家数据局、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建日报)


三、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近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单位系统总结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进展和工作成效,编写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呈现发展基础更加夯实、赋能效应更加凸显、数字安全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更加深入等四方面特点。

《报告》指出,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全国数据工作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扩容提速,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先进技术、人工智能、5G/6G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数据要素市场日趋活跃,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同比增长22.44%。

《报告》显示,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累计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40%;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数字政府在线服务指数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92.5%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数字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数字阅读用户达到5.7亿人。数字社会更加普惠可及,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数字教育和数字医疗健康服务资源加速扩容下沉。数字生态文明成色更足,全国累计建成196家绿色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为1.27。

《报告》指出,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出台全球首部专门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规章——《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数字经济高级别论坛等,我国“丝路电商”伙伴国增加到30个,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38万亿元。

(来源:国家数据局)


四、国家信息中心启动《城市一张网建设与运营指南》项目助力“一网通城”释放城市数据和算力潜能

5月24日,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以“建一张网,慧一座城”为主题的“城市一张网高峰论坛”活动在福州成功举办。在本次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暨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城市一张网建设与运营指南》项目,共同研究“城市一张网2.0”总体架构,助力“一网通城”建设,释放城市数据和算力潜能。“城市一张网”是推进城市数据要素流通、释放算力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引擎。

当前,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已逐步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刻影响并重构经济社会运行和社会治理,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性资源。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对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在网络、算力等设施的支持下,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发挥数据价值效用的数据基础设施。

本次活动中,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在主题发言中首次提出了“一网通城”的概念,阐述了业务维度的逻辑网络和N张物理网络之间的关系,提出用一体化的科学思维,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营城市数据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网络底座。单志广指出,城市网络正在逐步从网联、物联向数联、智联转变。未来,城市数联网络将作为激活数据价值的关键载体,与数据基础制度的落地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共同为数据要素产权确权、收益分配、交易流通、安全治理等核心问题的解决发挥作用,推动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他表示,城市数据网络还将助力数据要素激发城市价值创造乘数效应,推动数据从连接到协同、从使用到复用、从叠加到融合,促进城市多场景应用,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五、专家:摸清数据资源底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能

5月24日,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以3000多家调查样本为基础,以人、机、物广泛连接产生的电子化数据为调查对象,采用全量测算和抽样调查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建模测算、结果校验,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我国数据资源发展现状。

调查发现,我国数据资源管理和利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数据资源“产-存-算”规模优势基本形成,数据“供-流-用”各环节主体逐渐丰富,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亟需释放。

在数据生产方面,数据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增长速度快。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泽字节(ZB),同比增长22.44%。数据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规模应用。例如,消费民生领域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影像视听等非结构数据实现爆发式增长;智慧城市扩大物联感知范围,设施物联传感数据占比超四成;智能网联技术加速迭代,带动出行相关数据增幅达49%。

在数据存储方面,数据存储空间及布局相对合理,云存储低于终端存储。2023年,全国数据存储总空间为2.93泽字节(ZB),存储空间利用率为59%。目前,数据存储空间基本满足存储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仍需适度超前布局,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对海量数据的需要。从存储位置看,数据云存储占比略低于终端存储,特别是对于行业重点企业,数据终端存储占比超七成,分散存储的现象较普遍,数据互联、复用的难度较大。

在算力方面,呈现算力规模增长快,智算能力需求旺的特点。根据2200多家算力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约为30%,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0%,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算力规模占全国比重近六成,算力枢纽按需布局趋势明显。主要由于东部地区实时计算需求增幅较大,实时数据处理仍依赖于本地存力及算力。随着各行业各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趋强烈,大模型适配性有待优化。

数据“供-流-用”各环节主体逐渐丰富。在“供”的方面,去年,我国公共数据开放量同比增长超16%,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初见成效。多个地区的省级数据管理部门开始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通过整体统一授权、分领域分场景授权等多种方式,在优化公共服务和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流”的方面,全国数据总流量同比增长7.6%,数据流通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由于汽车、家居、穿戴等智能终端品类不断增加,以及视听娱乐用户规模与交互需求的快速增长,消费领域数据交互活跃度较高。另一方面,平台企业和中央企业的数据枢纽作用日益凸显,数据交互量远超其他企业,带动数据流通模式更加多元。在“用”的方面,政企数据融合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带动应用场景加速落地。调查显示,18.6%的平台企业和51%的中央企业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用到了政府开放数据,工商、气象、交通、地理等公共数据广泛应用于数据开发利用中,成为释放数据价值的催化剂。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数据获取的能力,本次调查中,96%的行业重点企业已实现数据场景化应用,海量数据加速融入生产运营各类场景。

同时发现,我国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潜力亟需释放。一是海量数据源头即弃。2023年,全国新增数据存储量为0.95泽字节(ZB),生产总量中仅有2.9%的数据被保存。一方面由于海量数据复用价值较低,大部分过程类数据产生后即被丢弃或覆盖。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模型、训练工具等支撑能力不足,海量数据开发利用价值低于存储成本。二是数据存而未用现象较为突出。企业一年未使用的数据占比约四成,数据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大量数据价值被低估、难以挖掘复用。随着各行业各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日趋强烈,大模型与国产软硬件的适配性问题尚需解决。三是数据价值外溢效应不足。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大企业中,实现数据复用增值的为8.3%,实现规划管理的企业数据资源较少,数据价值有待释放。

当前,数据资源日益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全国数据资源调查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摸清数据资源家底、加快数据开发利用、支撑政府精准施策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数据技术不断进步,基础制度持续完善,数据资源发展将加速,数据生产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4年数据生产量增长将超25%,同时,存储计算将向按需供给发展,数据流通将向规范有序、多元协同发展,数据开发利用将向需求牵引、智能驱动发展。(作者: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蒋艳)

(来源:国家数据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